本帖最后由 鼎峰拍賣 于 2015-8-17 18:33 编辑
重器罗列,众泉涌现,鼎峰香港秋拍登场
現存最早以兩計值的銀元--咸丰六年上海县号商王永盛足纹银饼
咸丰年间,沪市通行的西班牙本洋在产地墨西哥独立后来源锐减,兑价远超过所含银料行情。因此上海洋商改以鹰洋为结算单位,同时上海当局也试图自行造币。据1856年11月29日英文《北华捷报》报导:上海除推行鹰洋外也制作壹两重的银饼,但对商业则不会发生影响,因为每月只能生产三千枚。
创办上海第一家西式医院仁济医院的英国传教士兼医师雒魏林于1861年伦敦出版的《在华医药传道纪事》书内描述上海银饼的制造工法:“圆胚逐一秤重,过轻或太重都立即回炉,合格则用锤打平并用锉刀修整,再送压印…。压印模具是方形钢材雕刻而成。用块重约两百磅的花岗石,自约十呎高的木架垂直落在模具上。边道是刻在窄钢条的交叉形花纹,工匠在银饼顺着滑槽溜下时用木锤敲打,使钢槽内的纹路转印至边道上”。上海银饼中的“商王永盛‧匠万全造”钢模被他带回了英国,现存放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此模具在“造”的“告”字第一笔与第三笔间有刻划痕迹,由实物观察此版均有,系雕刻不慎所致。
上海银饼发行后在市面无足轻重如过眼烟云,但却是中国商埠重镇上海地区最早自制的银圆,也是中国现存最早以两为单位的银圆,是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努力跟上时代脚步的尝试之一,具特殊历史性意义。发行此银饼的号商即从事沿海运输的沙船商,对上海港的形成与发展有重大作用,于同治年成立轮船招商局后始没落。上海银饼因纯度高质软不耐使用,且工法简陋在发行后赝顶百出,以致信用失墬而停止,制额低且多遭回炉溶成银锭,故存世量极少。全套共六枚,计壹两四种、五钱两种,由郁森盛、王永盛、经正记三家号商发行及平正、万全、丰年、王寿四名工匠制作。
------------孙浩着 尚有更多值得收藏的珍宝,敬邀泉友们亲临鼎峰秋拍现场,共襄盛举!
拍卖地点:
香港喜来登酒店4F 宋厅(香港九龙尖沙咀弥敦道20号)
预展时间: 2015年8月24日09:00AM-05:00PM 2015年8月25日12:00AM-07:00PM
拍卖时间:
2015年8月26日09:00AM-09:00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