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4 12: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張知甫,是在宣和之初,位官汴京,其人生於北宋末年,則入南渡後二十餘年,猶及見汴梁全盛之日,故都遺事,目擊頗詳。迨其晚歲,追述為書,不無滄桑今昔之感。故於徽宗時朝廷之故實,紀錄尤多.張氏可書 ,記載 【..道君既遜位,乘輕輿出東水門,自稅舟,得一草籠回腳糧船,與舟人約價,登舟,見賣蒸餅者,於篋中取金錢十文市一枚以食..】,此文之道君就是指徽宗皇帝,以微行出於汴京城外,乘着自稅『己缴交商稅』之舟,見賣蒸鉼者,即拿出金錢十文市一枚以為食.從這段文字之述實,可推知自稅二字是那時代之交赋商稅的口頭语。也意味小商人作生意也要交稅,『居者市鬻,謂之住稅,每千錢算三十』.即百分之三的商稅.宋代稅務己經制度化,就是把商稅與田稅截然分開,算是稅務上較有意義改革。
出門客人自稅,这裡客人二字是指商人的意思,按宋史食貨志[商稅],【行者齎貨,謂之过稅,每千錢算二十.】,如果把這一段文字簡化之,豈不是变為''出門稅''.这是目前僅見的南宋出門稅之戳記銘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