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论坛_首席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席专场竞买 | 2025春拍日程 | 5月:10日 Philea#33 | 15-18日 SA#52 | 25日 北京阿城哥 | 27日 嘉德 | 6月:3-5日 MDC#16 | 23-25日 SBP | 待定 保利 华艺 | 7月:4-18日 SPINK

首席甄选店铺 首席收藏官方店铺 | 茉莉钱庄 | 权芳斋 | 德藏世界币章 | 广银阁-现代金银币 | 姑苏银庄-机制币 | 东丰阁-纸钞/现代币章 | 小同行银楼-银器/杂项

精选藏品列表 成都小江 | 天生銀家 | 小陈弟弟-机制币 | 泉是漏 | 浩川收藏-机制币 | 蜀藏阁-机制币 | 一思阁 | 小精品银元铺子 | 泉博文物商店 | 然哥

查看: 20003|回复: 27

吉林大元和吉林造币厂,还有一些故事(第一部分)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08

帖子

1476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1476
发表于 2014-9-29 05: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手中有两块家传的吉林大元,丙午和甲辰,都是老包浆原味。1995年奶奶去世,葬礼后大姑找我到僻静处,拿出一个红绸子的小荷包,里面放着三块银元,其中包括这两块吉林大元和一块三年大头,要不是大头在我根本不知道那两块黑乎乎的东西也是银元。大姑的意思是这是家里的东西,我是男孩,我拿着还在家族里,所以她连自己的儿子都没给。但她要我保证无论什么时候一块也不许卖,因为这是家族的念想,我只有继承权没有处置权,我最后能做的事把它再传给家族里的男孩。于是我当时就那么答应大姑了。后来我又在其他的叔叔姑姑手中又陆续找到四块,两块站人,两块三年大头,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家族最后的一点家底。
       先前家中过得还算殷实,爷爷在1930-40年代创办了吉林市最大的皮革厂——大华皮革厂,最多时有工人22个,一些机器为德国进口。我们家只生产原料皮张,你是要翻毛光板,准备做皮衣皮靴,任由你选,选好了按着你的要求加工也就是熟皮子。爷爷说家里当时有个带图案的锤子,生产好的皮子放在砧子上一砸,有了这个“大华”的商标,一尺皮子能比别家多卖2毛钱。当时家里还比较有钱,小时候见过奶奶穿金戴银,身着裘皮大衣的照片,大伯和父亲也过过两天少爷的日子,至于爷爷就算到了晚年,天天是白衬衫黑领带背带裤,出门戴礼帽穿风衣,那个年代就是这么培养他的,就像我们今天喜欢穿得越随意越好,反正我是很久很久没穿过西服了。爷爷说当时我们家和一家叫丹凤的皮靴厂联系紧密,源源不断给他们供货,丹凤生产的鞋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皮鞋,而是一种叫靰鞡的皮鞋。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这种叫靰鞡的鞋,没见过的自己可以百度看看,现在一些民俗博物馆或特色饭店里还能看到,鞋要用很厚的牛皮做成,前面是个圆头而且有很多密集的褶,所以东北乡下过去有民谚“穿靰鞡过门槛——先进褶——先进者”。但是这种鞋里面是需要垫东西才能穿的,而今大家知道的东北三宝是“人参貂皮鹿茸角”,更久远时还有一套说辞是“人参貂皮乌拉草”,乌拉草可能大家也没见过了,还是去百度吧,乌拉草晾干后,用石臼捣软,垫在靰鞡鞋里面,无论冬天多么寒冷,穿出去绝对不会冻脚,而且爷爷还告诉我,乌拉草特别神奇,比方脚出汗,把草从里面掏出来,迎风一吹即干。这种鞋才是当年大多数做工人穿的,能穿一双这样的鞋已经不错了。至于我们现在常见的皮鞋,在那个年代是要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才能穿的。爷爷爱听京戏,往台上扔金戒指的事也干过,所以他对“二人转”后来成为代表东北的戏种感觉非常困惑。他说,它怎么能算啊,本来叫蹦蹦,是很下贱的一种东西,当年东北各大戏院里唱得全是京剧,二人转一个也进不去啊,城里面能给他们个撂地摊的地方就不错了,这些人就是赶着马车去农村还有市场,这样的形式叫“滚地包”,好人谁听那个啊!上世纪90年代初,家家开始安装电话,他看后一脸的不屑,当年咱们家里和厂里各有一部,号码是四位数。

        后来……后来就到了1949年,有一个组织进城了,然后就“公私合营”了,什么是“公私合营”呢,论坛里我和钢人兄关系好,就拿你说事了。比如你手里有很多很好的银元,我看上了,我还不打算拿钱买,于是叫上几个流氓无赖拿着刀枪去找你,让你一定认清形势,知达时务,再吹胡子瞪眼地恐吓你,最后你把你的银元拿出来变成我的了,这就是公私合营。钢人兄会说:不对啊,那些银元也是我花钱买的啊!这样在道理上过不去啊!哈哈,那就没人管你了。最可笑的是邻居老马家,他们家是开绸缎庄的,公私合营时还给他按了个贪污的罪名,他的母亲大概是同治年生人了吧,一个字不识的小脚老太太,很不解啊,那买卖不是自家的吗,贪个甚么污啊?这个朴素老太太的疑问到现在我也解答不了,列位有谁能想明白请您告诉我。
       财产被没收了,机器被搬走了,爷爷被分到吉林市的水泥厂当工人,而且要感谢人家给了你“自食其力”的机会,呵呵,呵呵啊!爷爷十六岁从河北来到东北,从学徒干起靠着精明和勤奋辛苦挣下一份产业,几时又没自食其力啊。我们家的这些后代中读书人不少,还有个念到博士的,但爷爷的商业头脑没一个人继承下来,而且他那份心宽的劲儿我非常敬佩,我就和他说过,他一生的遭遇我若碰到个一两件就非得气死不可。当然资本家的帽子爷爷是跑不了了,“文革”时又被冠以反动资本家,扔进监狱九个半月,右侧的脸被人用酒瓶打塌,到老了还能一眼看得出来。而父亲大学毕业时因家庭出身不好,差点被送去青海修水电站。
       下面又说回银元,后来有一次我问四叔,那些银元是怎么留下的。四叔说,小时候很多的,你记得老房子里有个绿色的铁皮箱子吗?我说:我还有印象。他说:对了,你奶奶当年把那些过去剩下的不少银元装在一个丝袜里,就放在那个箱子里,后来有一次造反派来家里抄家,你奶奶看到不好,进屋把箱子里这个装银元的袜子拿出来,往炕上一扔,当时你小姑岁数还小,你奶奶抱过小姑就让她坐在了袜袋上,告诉她千万别动,结果小姑就真的一动没动,就这样是你小姑把这些银元给保护下来了,没被人搜走。当时银元的数量还是不少的。我问:那怎么就剩这几块了?四叔说:卖了啊!家里没钱了,你奶奶就让我去不远处的银行卖,我去卖的时候,发现那个服务员喜欢站人的,说:小孩,你下次还拿这种站人的来。四叔:我一听感觉有些蹊跷,这站人的肯定好啊,要不然他不会这么说啊,我下次肯定不拿这个卖了。是啊,站人银元成色好,的确是这样,可是四叔您为了留下站人的,当年又送去了多少吉林大元去啊?

       一个家族劫后余生,最后能有七块当年的银元落在我手里,我已经感到万分庆幸,这都是家族的记忆,别看那五块站人和大头都是普品,但在我心中却无比宝贵。去年爷爷以100岁高龄驾鹤西去,在孙辈里爷爷和我的关系最好,我常常取笑他的河北口音,也学那种腔调。爷爷说:关里家就这么说话啊!看看时代不同,他那个年代山海关是个多么重要的地理坐标。奶奶当年是照老规矩入土的,爷爷最终也和她合葬在了一起。那座山周围是盛产水稻的良田,伪满时就是爷爷买下的,然后找高丽人去种。(直到我小时候,吉林这边还几乎没有人用“朝鲜人”这个称呼,统称就是高丽,或高丽棒子)爷爷是大圆满的人,可是这一年来,很多时候我真是想他。爷爷去世后,家里的长辈知道我有个收藏的习惯,把爷爷的一些遗物都交给了我,计有牛角盒的象牙图章一枚、竹骨麻将一副——那上面的字都是人工刻的,真是漂亮,南京夫子庙的作坊生产的、绿色金丝绒麻将布一块,是伪满的东西、老算盘一把、老礼帽一顶。而我小时候分前院和后院的那座老房子,早已水飞湮灭,旧址已变成了一条马路。

    (ps“匹兹堡钢人”兄曾要我把这些东西写下来,人事忙忙,直到今天才写完。本文家族史、历史兼而有之,玩银元也是为了历史,既然是历史就该勇于直面,因此还请编辑者对上述文字“轻拿轻放”为盼,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08

帖子

1476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147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05: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银元如此
丙午1.jpg
丙午2.jpg
丙午齿.jpg
甲辰1.jpg
甲辰2.jpg
甲辰齿.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353

帖子

6350

积分

入阁

Rank: 8Rank: 8

积分
6350
发表于 2014-9-29 06: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故事,1949应该跑去hk, 跑出去的还能90年代以港商名义回老家投资,衣锦还乡。身边有正反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50

帖子

4429

积分

入阁

Rank: 8Rank: 8

积分
4429
发表于 2014-9-29 07: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一段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893

帖子

5856

积分

入阁

Rank: 8Rank: 8

积分
5856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4-9-29 1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个传家宝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54

帖子

2030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2030
发表于 2014-9-29 11: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人的好文,漂亮的家传老龙洋。与楼主家族的经历有些相似,本人外祖父的照相馆(中华民国时期原址现在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王开前身)也是被“一个进城组织”公私合营了!外祖父的“帽子是小资本家,流氓(因为入过青年团拜过老头子的)”原来家里银元也有几百上千块存货,75年时抄家罚没。因家中有几个佣人,厨师。组织认为不能自食其力,家中原有地契房产也全部罚没。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看看只能苦笑,主义道理皆为狗品P!!!!!!!!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color=Red][/color]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2877

帖子

994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940

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9-29 11: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样的文章。收藏的皆是历史,品味的何止甘苦。。。
微信公众号--“何氏币”

----我很贱。明知它最终并不属于我,还要为它散尽千金。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1565

帖子

7283

积分

入阁

Rank: 8Rank: 8

积分
7283

最佳新人热心会员推广达人

QQ
发表于 2014-9-29 1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字不落的读完全文,写得真好!仿佛把我也带到了您爷爷那个年代。这些是真正的传家宝,她们因为这些传奇的故事而显得更有价值!兄弟好好珍藏!
本账号只发个人收藏,不发任何评论文字,也不回复任何私下留言,如有类似情况,皆为账号被盗用导致,请不要理会。本人不负任何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59

帖子

2997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2997
发表于 2014-9-29 13: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哎麦呀!龙鳞相当的好啊,品相杠杠的,话说楼主兄姑姑心里真敞亮,真要赞。说白了,终究一个姓啊,这就是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753

帖子

3741

积分

贵宾

Rank: 8Rank: 8

积分
3741

热心会员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4-9-29 16: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帖子,读后让人唏嘘感慨!感谢楼主用心讲述!
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些好的东西,岂是一帮狗渣滓能完全毁灭的,我们虽然只是玩藏,却也承载着一代一代传承的责任,我们鄙视那些渣滓主义者,虽然我们能力有限,我们也为完全可以为自己感到某种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08

帖子

1476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147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19: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czaqmlo 发表于 2014-9-29 11:21
非常感人的好文,漂亮的家传老龙洋。与楼主家族的经历有些相似,本人外祖父的照相馆(中华民国时期原址现在 ...

是吧,王开照相馆,牛啊,我也玩点老照片,王开几年前发现的那批库存的老照片,大大地轰动啊,说是不少人跑去看,看看有没有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轻时的容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08

帖子

1476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147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19: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氏币 发表于 2014-9-29 11:40
喜欢这样的文章。收藏的皆是历史,品味的何止甘苦。。。

谢谢何兄盖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08

帖子

1476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147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19: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匹兹堡钢人 发表于 2014-9-29 11:56
一个字不落的读完全文,写得真好!仿佛把我也带到了您爷爷那个年代。这些是真正的传家宝,她们因为这些传奇 ...

写完了,您了看着还有点意思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08

帖子

1476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147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19: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达银行 发表于 2014-9-29 13:18
哎麦呀!龙鳞相当的好啊,品相杠杠的,话说楼主兄姑姑心里真敞亮,真要赞。说白了,终究一个姓啊,这就是血 ...

因为是家传,我也敝帚自珍,总觉得吉林大元的包浆就该是我这样,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08

帖子

1476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147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1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fcd 发表于 2014-9-29 16:25
非常好的帖子,读后让人唏嘘感慨!感谢楼主用心讲述!
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些好的东西,岂是一帮狗渣滓能完全 ...

渣滓主义者,您这个命名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70

帖子

1946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1946
发表于 2014-9-30 0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写的好!好币!好文章!记得上学时要写家庭成分、我只敢写富农、中农、不敢写啊!当时大院里别的孩子叫我地主家的狗崽子。。。回忆已成往事!看到兄弟写的、我也想起很多、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24

帖子

1215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1215
发表于 2014-9-30 0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楼主兄的“故事”,被它的亲切和直面所感动。历史的真面目往往被统治者们肆意篡改和歪曲。然而,真的永远是真的,假的永远是假的,尽管世态炎凉。
    我也想就楼主兄的靰鞡鞋和吉林大元啰嗦几句,权当画蛇添足。我是东北人,对靰鞡鞋有着格外的亲切感。那是因为在60年代有好多个冬天我曾穿着靰鞡鞋去山上打猎。当年父亲每年放养柞蚕,家里养着两只鸟枪,跟父亲很小就学会了打枪。到了冬季,或者一个人去山上打野鸡,兔子等小猎物,或者每逢大雪过后会几个喜欢打猎的同乡穿上靰鞡鞋背上鸟枪挎上药葫芦(牛皮做的象葫芦状的装火药和枪砂子)到深山老林里打狍子,野猪。不过那时已没有乌拉草,而是用木梳把苞米窝子(玉米棒子的外壳)梳成细丝絮到靰鞡鞋里,穿上鞋再打上绑腿,再大的雪,再冷的天都不会冻脚。靰鞡鞋伴我度过了少年时代的冬季,当然还有那些收获猎物的甜美回忆。不过,那是永远的历史了。今天,狍子野猪是国家保护动物,不允许猎杀。养枪是犯法的。靰鞡鞋早已是民俗博物馆里陈设的物件。而我,已是标准的东北老头了。
     再说一枚吉林大元,那是永远的遗憾。86年前后吧,改革开放后兴起了金银首饰加工,乡下好多年轻人把家里的老箱底翻个遍找小洋钱和大洋,去首饰摊改手镯子,戒指,耳环之类首饰。那时我为了收集银币和不少首饰摊建立了联系,他们收到了银币我就去选型号钱(版别),给高价。所以,他们收到了银币就会通知我去挑选。我地有个五龙背金矿(负责提炼黄金),有一年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去金矿找头头要16公斤黄金,说是为残疾会募捐。头头说是国家的黄金无权送给他,结果没多久这个头头被免了职。扯远了,回到吉林大元上,一天,五龙背金矿附近一个首饰摊师傅通知我有个年轻人拿一枚吉林大元要改戒指,是从来没见过的样儿,他给我描述银元正面上方是“吉林省”,珠圈内是“壹圆”二字,下方“是陆军总局”,背面是交叉的北洋旗和国民党旗。我告诉师傅一定用最好的银子换下来,我给他当时手上戴的10几克金戒指做酬劳。可是那年轻人死活不同意换,非得用它的银元加工不可,否则走人。师傅无奈只好给改俩戒指。我赶到时只剩下五分之一的一块边角,只能看到“吉林省”和交叉的旗杆头。我好一阵捶胸顿足,那个心疼啊!我想,如果当时我在场,宁可当抢劫犯也不会让师傅毁掉那块银元!最后,我给师傅20元钱买下了剩下的那块边角。到目前为止,无论在能查到的资料里还是网络上再也没见到那枚样式的吉林大元,它的稀有和价值不言而喻。我想,我不可能第二次见到这种吉林大元了,留下的是永远的遗憾!
   收藏钱币就是收藏历史。这枚吉林大元的毁坏也给历史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愿楼主兄好好宝贵你的银元,也好好宝贵你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33

帖子

55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06
发表于 2014-9-30 11: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62

帖子

3696

积分

入阁

Rank: 8Rank: 8

积分
3696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4-10-1 01: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真的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341

帖子

2294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2294
发表于 2014-10-2 09: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甲真是漂亮味道好
暴毙! 就是DI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首席收藏 ( 京ICP备11006322号-8 )

GMT+8, 2025-5-8 09:38 , Processed in 0.0417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25 ShouX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