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君秋收藏 于 2014-12-9 08:20 编辑
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供大家研究探讨,欢迎纠正或更新~!
湖北双龙小字版 PCGS AU58金盾
拍品2489
估价(人民币): 50,000-80,000
成交价(人民币): 149,500
铸造年份1904年,光绪30年。由张之洞推行,但因成效不佳,于次年即停止铸造,所以铸额不多。最初铸有64.8万枚,包括大字及小字,但并不清楚每个版本分别具体的铸量是多少。这批湖北省造钱币的初衷是清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用中国的以重量计代替西方以圆为单位计。并且有计划要铸造更小面值的同等钱币,但迄今为止并没见过这些钱币,可能从未实施生产。当时的民众认为计算的方式过为繁琐复杂,并不想接受这样的改变。
尽管湖北省造铸量较大,大多数都在之后被溶铸成了其他钱币。另外一点很有意思的是,此钱币的含银量是0.877,并不是1905年出台的钱币含银量规定的0.960.
2014年8月的邦地尼奥拍卖会上,该币PCGS AU58以17, 925美金成交,约11万人民币。同评级分数的此钱币在2013年8月的拍卖成交价为9.3万人民币。成强涨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枚湖北双龙在PCGS的最高分数为MS65, 仅4枚。PCGS给出的预计价格是37万人民币。
光绪24年安徽7.2钱 A.S.T.C. PCGS MS63金盾
拍品2502
估价(人民币): 60,000-120,000
成交价(人民币): 356,500
光绪23年(1897年)安徽设厂于安庆,试铸银币3种:库平7钱2分,3钱6分,1钱4分4厘。光绪24年改版为二十四年安徽省造银币,进而上市。至光绪25年奉命拆除,铸造期间仅两年。于光绪28年奏准再建新厂但再铸银币,而专铸铜元。安徽省造之大小银币全是旧厂所铸,现存世不多。
据有名专家称,此钱币上的英文简写读法应为‘T.A.S.C.’,而不是‘A.S.T.C.’, 是"TATSING AN-HWEI SILVER COIN"的简写,意为:大清安徽省银币。
该钱币为诺曼雅格斯(Norman Jacobs)旧藏,2008年8月27日香港“诺曼雅格斯集藏”拍卖品第50号.
2013年8月邦地尼奥拍卖会,此钱币(同分数)成交价为31070美金,约合人民币18.6万。
最高分数记录为PCGS MS64, 仅2枚。
持续更新中。。。
如果大家觉得有点意思,回复支持一下,是给本人莫大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