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尊庄严典雅的文殊像类属一组广为人知的造像,此组造像应由尼瓦尔匠师为西藏供养人所作,学术界认为其是最早为藏人所作佛教造像的案例之一。学者们对其年代之判定意见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此类造像应创作于吐蕃王朝后期,即九至十世纪;而另一种观点却倾向于十世纪晚期至十二世纪,即佛教第二次传入西藏的后弘期。此两种观点之论述可分别参考Pal《Himalayas: An Aesthetic Adventure》,芝加哥,2003年,页28,以及冯•施罗德着《西藏佛教造像》,卷二,香港,2003年,页914。然而,随着学界对于佛教艺术及吐蕃王朝宗教研究之日益深入,其较早之断代逐渐被认为更加恰当,故令此造像被列入九、十世纪留存至今的最珍贵佛教艺术创造之中。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雄踞一方的吐蕃王朝一跃跻身世界舞台,成为大唐王朝之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