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廷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委派素以“善理财,革弊政”闻名的王树枏任新疆布政使, 主持新疆全省的财政和民政。
王树枏到任后, 锐意进行金融货币改革, 于1907年6月废除土法铸币, 指示迪化水磨沟机器局铸造机制“饷银”(银元)。铸造该种银币的主要目的, 是向在西北边境新疆地区大量驻扎的戍边军队发放军饷之用, 故名“饷银”。
截至1910年止,“三年之内铸成合银三十二万两”, 广泛流通于新疆市面。银币正面中央镌“饷银一两”四个汉字, 上下左右各镌一个回文, 背面中央镌一个蟠龙图。
新疆僻处西北极边,货币自成体系,又不与内地流通,因发行准备金充足,印制量严格限制,市场伪币很少,因此清末、民国初年,内地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民倍受其苦时,新疆金融货币市场却成为一片平静的绿洲。(節錄自百度百科)
在60年代新疆银币一直是藏家追逐却又碰不得的一个品种, 据说当时的大头一枚不到RMB20, 而新疆饷银伍钱一枚就要价近RMB400, 主要原因除了少数藏家刻意炒作之外, 最重要的是相关资讯贫瘠所致。
直到90年代, 新疆银币的价格才慢慢恢复常态。 除了一些特殊品种.(喀什湘平一两. 饷银一两大飞龙. 饷银一两背壬子双旗. 饷银伍钱四蝠. ….) 以外。
小弟从90年代后期才开始收藏钱币, 因此方能顺利的收齐了这一套一钱 二钱 四钱 伍钱 一两等五种币值。 齐是齐了,可惜品相就没那么优秀了。
|
|